首先我必须坦诚地说,这是兰州拓展训练一篇招聘启事。它是职场进阶的 12 条经验,兰州拓展训练也是我招人的 12 个标准。
我是清单的联合创始人龚瀛琦,也是目前整个清单矩阵的总编辑。4 年半前,清单从微信公众号做起,给大家介绍有品质的生活用品、科普买买买的知识。现在清单矩阵在微信、抖音等平台,已经拥有了 500 多万用户,是生活消费领域的头部媒体。
在这几年里,我大约面试了几百个应聘者,以编辑为主,.终能留在清单的不超过 1/10。而在约面试前,我们勤劳的 HR 小姐姐帮我筛掉的简历,可能还有个 3-5 倍。
我觉得这样不行,问题首先出在我自己。我想吸纳的是百里挑一的有趣灵魂,但我们在各个招聘平台发的职位描述却千篇一律、毫无亮点。所以,我决定换个方式,向所有关注清单的用户们,讲一讲我的招聘标准。
在 4 年前,当时刚做清单没多久,我写了一篇《我实习过的 7 个媒体,和我正在找的实习生》,里面总结了大概 20 条选人标准。当时发出来以后,就有人留言说:你这要求也太高了吧?你实习了那么多地方才有的这些经验,凭什么要求一个在校生现在就具备?
很抱歉,如果你连追求这些目标的愿望和信心都没有,那我相信你永远也不可能变得..。眼高手低可能会被说是不踏实的表现,但如果眼都不高,手又要如何高呢?下面这 12 句话,不管你现在能做到多少,只要你认同、有愿意追求它们的信心,你就是我想找的人。
上下级沟通遇到障碍?执行工作时发现实际情况和原定方向不符?对工作的内容不认同?在清单,解决这些问题的通用法则就是:坦诚相待,实事求是。
.近我们在对接一个广告的过程中,对于广告主希望强调的产品特性有疑虑,编辑对我说她很困惑,不知道应该如何说服自己去赞美?我在了解了基本情况后决定,这个广告不接了,而且我们要进一步搞清楚这个问题。
在面试过程中,我经常会问:“你刚刚说的是你真实的想法吗?”有时候,应聘者会因为过于紧张,或者预设了一个 ta 认为我会更满意的回答,而没有说自己真实的想法。但我如果没有办法感受到你在面试过程中的真诚,我都不会选择录用。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无论你的能力有多强,只要在诚信问题上有过一次违规,公司的态度就是零容忍。
我每次一定会问应聘者的一个问题是:“你为什么想来我们公司工作?你对于编辑这个职位做什么事情,目前的想象是怎么样的?” 在这个环节,我发现有 80% 的应聘者都没想清楚。对于动机不强烈也不坚定的候选人,我不相信她能够在日后的工作中全情投入。
曾经我录用过一个素质还不错的女孩,过往有..的工作经历,作品也相对成熟。在工作还不满一周的时候,她找我谈话,说她现在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想一直做编辑,还有一家公司给她发了时尚买手的 offer,她问我应不应该去。我向她介绍了这两种工作的本质差别,也表达了就我对她的了解,实际上她具备的优势都更适合做编辑的看法。当然,公司.终会尊重她的选择。
她后来选择了去做时尚买手。又过了两周,她给我发微信说,在体验了那份工作后,她觉得自己还是适合做编辑,想问我能不能回清单。我拒绝了这个请求,而且我并不认为她这次也真的想明白了,只是又遇到了新的困难而已。
选择没有对错,但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到底,就是一个人的态度和能力。
我觉得只要是高中毕业生,就应该具备通顺表达信息、清晰组织语言的能力,而决定你能不能写出一篇好文章的,根本不在文字的技巧上。在清单做编辑,更考验你能不能发现问题,用逻辑分析问题,具备科学和人文的知识工具来解释问题,.终以通俗易懂有趣的方式传递出去。在这个链条里,大部分人不具备的,恰恰是不太容易描述的逻辑思维能力、科学素养和人文关怀。
我自己是复旦政治学系本科、新闻学硕士毕业,在我的学习生涯中,让我.着迷的是政治哲学,而对我现在的工作帮助.大的是政治科学,比如社会学研究方法。实际上在清单日常的文章里,需要用到大量的化学、物理、生物学知识,以及在实际生活中检验知识的能力,只要你拥有解决问题的思维工具,搞清楚这些问题都没有那么困难。我相信只要愿意去弥补、完善自己在思维方式上的短板,任何时候都不算晚。
而让我感到非常遗憾的是,很多应聘者.终都不认为自己没有办法胜任这份工作的原因,是思维能力上的缺陷。总觉得是自己表达得不够好、写得不够出彩,却始终也不愿意跨出这个认知盲区。
在面试者中,有非常多人过去就有新媒体编辑之类的相关经验,当我问及“为什么离开上一份工作?”时,有些人会回答:“因为我想写点我自己想写的东西。”
我也会继续问:“那你现在就可以写啊,自己在家就可以写,为什么要来我们公司?”
清单的研究领域是生活消费,作为消费者,很多人都会天然地认为这个领域 ta 很熟悉、很了解,“我买过那么多东西,总有点经验吧。” 但任何一个领域的专业写作,都有明确的写作目的、写作要求,任何一种职业化的写作,都不是随心所欲地放飞。
很多人选择做编辑的初衷,是感觉自己爱看书、爱写作,但实际上阅读的领域、接触的文章都只停留在网络热文的水平。乍一看,做编辑是一个门槛很低的事情,是因为大部分人根本就没走进这扇门。
让我.为愤怒的应聘者,是在面试前对清单丝毫没有做过了解的候选人,说不上来让 ta 印象深刻的文章,甚至概括不清我们做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内容。说白了,我觉得这样子找工作,对自己也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两年多前有一个姑娘来我们公司面试运营,投的还不是编辑岗,但在面试过程中,我发现她几乎看过我们所有的内容,说得出来哪些打动过她、帮助过她,是我们忠实的读者。我希望招的运营,是能够深刻理解我们内容的人,这样才有可能做好内容推广和用户增长,知道我们的用户到底在哪里。这件事当时就给了我非常多的加分,入职后她的表现也一直十分出色,现在她已经做到了清单的运营执行总监。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一直信奉这一点。在清单,每一个编辑都有自己的专长,电器知识、家居设计、成分研究等,有些编辑是原本对这个领域就感兴趣,但有些确实也是来了以后才开始系统的学习。
我始终觉得,现在掌握多少知识并不太要紧,你原本已经有一些知识储备当然更有竞争力,但这份工作提供的就是一个体验式学习的机会,.终的结果往往是那些更有学习意愿、更想把这件事情做好的编辑,留了下来,也获得了成长。
在需要采访的选题中,这个问题就会表现得尤为明显。有时候需要求证一个学术问题,在短期内没有办法通过资料搜集的方式找到答案,那.快速的方法就是采访有可能了解它的人,..或者行业内人士。有的编辑,联系了 3 个人,都没有得到回复,就告诉我,这个文章我写不出来。但有的编辑,想尽办法联系了 20 个人,有 3-4 个愿意接受她的采访,还在采访前做了大量的功课准备,.后发布的稿子,在这个行业里也引起了反响。
你要说她们是能力上的差别吗?我觉得一定也有,突破的能力、沟通的能力。但更决定性的,是有没有把这件事一定要做出来的决心。
我常常说不存在所谓的铁饭碗,如果你试图找一份安逸的工作,希望从此再也不用担心被裁员,结果未必如愿。公司是有可能不裁你,但却可能被时代所淘汰,即便是 Nokia、柯达这样的公司都难逃失败的命运。而如果你在这些年里,也没有学到什么本领,在残酷的市场中,不可能再找到一份好工作。
所谓的中年焦虑,往往都有这个前提:当你人到中年,体力不如年轻人,能够投入工作的时间不如年轻人,工资要的比年轻人还高,万一你还不具备年轻人所没有的经验或能力,那怎么可能不焦虑呢?但这一切的发生,应该怪谁呢?
我曾经在香港的 TVB 电视台新闻部实习了 3 个月,因为我不会说粤语,没有办法独立做本地新闻,当时带我的采访主任就经常让我去做一些内地或国际新闻的电话采访。有一次,报道香港记者在叙利亚被抓为人质的事件,我就看着谷歌地图,把事发点周围写了电话的地方一个一个拨过去,能说上话的就聊两句。大概在打了十几个电话以后,真的找到了一家中国人开的川菜馆,老板说她之前就一直去给那几位记者送外卖。我赶紧抓住机会问了一些问题,.后这条普通话采访的新闻在粤语台播出了。我当时很开心,因为这可能是..一个,内地实习生做的新闻在粤语台播出。
很多人在职场中,觉得自己得不到升迁、加薪,是因为老板没有给 ta 机会。但事实往往是,机会是自己争取来的,如果你从不主动去做任何事情,老板又要如何相信你有能力完成重要的工作呢?抱怨不解决任何问题,做更多的工作也不是为了别人,你学到的、经历的所有东西都是你自己的,别人拿不走。
回到开头我说的“眼高手低”的问题,我其实并不觉得它一定不是件好事,如果你连更高的标准都不愿意去追求,做事能到 60 分就 ok 了,实际上就是在退步。
尤其在偏创造性的工作中,编辑手册和规范能说清楚的,只有工作的底线,它提供的不是做好这件事情的.高标准。在工作中表现优异的编辑,往往更关心这个领域发生的所有大事小事或花边新闻,也更留意其他同类媒体做的选题和策划,更擅长复盘和反思这个稿子还有什么可以提高的地方?没有这些日积月累的努力,就永远只是一个写 60 分文章的编辑。
很多人认为,..的写作者好像都是有拖延症的,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
村上春树,每天早起跑步然后写作,一年出版一本作品的节奏保持了几十年。刘震云也曾说,“写文章就像做数学题”,很多时候并不是灵光乍现的结果,就是一点一滴构思,准确、细致、严密地写出来的结果。GQ 副主编、“GQ报道”的负责人何瑫,在国内特稿领域已经是非常..的作者了,哪怕是几万字的稿件,素材的整理非常复杂,他都是按计划每天写一部分,从不熬夜。
当然,是有..的创作者有拖延症的毛病,.终完成的作品也非常出类拔萃。但就拖延症本身而言,我觉得它并不值得炫耀。当这个问题屡次发生,违反了商业合作中基本的契约精神,影响了团队协作的正常进程,它就不该被视作一个可以被包容和理解的特质。
迈克尔·舒德森在《发掘新闻》中提出,不存在..意义上的新闻客观,哪怕同在现场经历一个突发事件,不同的记者捕捉到的也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信息,得出不一样的推论和判断。柴静说,“真相是无底洞的那个底”,你选择什么样的事实,构建什么样的因果关系,都会造成.终呈现的内容产生不同的含义。你所处的立场,拥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往往更先决地决定了你写出来的是什么。
所以,首先,我比较确定的是,能有缘在一起工作的同事,总体上具有接近的价值观,这就是所谓的企业文化。在此基础上,能够做到尊重事实,不迷信权威,就需要有逻辑的思维方式和严谨的写作态度。
也就是前几天,我们在选题会上定下来一个选题,想批评某一个产品的效果实际上名不副实,并且认为这篇“黑文”应该能引起比较大的反响。但在编辑进一步研究和写作的过程中,她发现有一些原有的批评其实站不住脚,又找到了一些更有说服力的理论支撑它的效果,所以没有办法按照原定的思路继续执行,写完可能也不会是一篇有爆点、带有话题性和传播量的文章。但是,我完全同意她调整思路的决定,一切的判断都应该忠于事实,这实际上又印证了在..点中提到的“真诚是.大的准则”。
这件事情在早几年前,我还没有那么深的体会,那时候我自己也不过是初出茅庐的职场新人。但做公司越久,就越发现,心智是不是成熟、人格是不是健全,是决定你.终能走多远的基石。没有这个,无论是业务知识的钻研,还是工作能力的拓宽,都会遭遇瓶颈。遇到瓶颈很正常,能不能突破一定程度上的人格缺陷,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实际上就是心智的问题了。
荣格说,“人格的自性完善,是一个人一生中面临的.为艰巨的任务,它需要不断的约束、持久的韧性、.高的智慧和责任心。” 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但在我看来,它就是..的路,无论.终它通向哪里。
符合这 12 条要求的兰州拓展训练应聘者在哪里?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必须把它们写出来,如果你认同并且愿意努力追求它们,我诚恳地希望你来找我。
2021-11-05T11: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