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一场无硝烟的战“疫”正在悄悄打响。我市西站街道西站西路社区以及红古区华龙街道吹响“战疫集结号”,集结社工委成员单位,以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组建成立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疫情防控政策宣传等工作,将公共卫生宣传、发动、服务功能延伸到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筑牢公共卫生安全基层防线。
西站街道西站西路社区:分工协作 把控细节
西站街道西站西路社区在接到命令后,吹响“战疫集结号”,集结社工委成员单位、辖区党员志愿者及辖区爱心企业,成立了“党员突击队”、“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设立“党员责任区”,合理安排人员在小区楼院、核酸采集点进行值守,以.快的速度奔赴战“疫”一线。
社区利用辖区LED屏、悬挂横幅、张贴疫情防控宣传海报,在社区服务微信群推送等方式,加强正面宣传,重视疫情、防控疫情,保护自己,关爱他人,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及时推送涉及防疫科普知识、家庭防疫等疫情防控知识。
西站西路辖区10个楼院小区,设防疫卡口点位10个,严格执行“一测三看一帮办”即“测温、看健康码、看行程码、看出入证、填写小兰帮办”的标准,把控每一个环节,落实小区24小时轮班值守,做好小区出入管控。小区内人员“非必要不出小区”“非必要足不出户”,坚决按照辖区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核酸检测采样点,提前制定了详细计划,社区社工委成员和志愿者分工协作,以网格为单位,动员居民前往采集点,保证每轮检测“不缺户、不缺人”。
在检测现场,受检人员全程佩戴口罩,间隔1米距离,有序进入检测场地,针对健康码显示有困难的人员,工作人员现场进行指导,同时设立黄码专用通道及特殊人群绿色通道,确保采集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社区认真落实解除集中隔离人员闭环管理,成立解除集中隔离返回人员管控专班,采取“人盯人”的方式,细化流程,严格精准做好转运、管控、监测、人文关怀,明确专班人员全程闭环监控管理服务责任。制定解除集中隔离人员居家健康监测应急预案,如遇突发情况,立即启动、快速响应,落实相关管控措施。针对居家健康监测人员的日常需求,通过线上“点单”、线下采购的方式,社区网格员、志愿者精心选购,“户对户”配送,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针对情绪不稳定的居家健康监测人员通过电话、微信视频聊天、推送疫情防控知识的方式耐心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当前的心理状况,缓解其焦虑情绪,确保被隔离人员身心舒畅、心理健康。
红古区华龙街道:筑牢公共卫生安全基层防线
近期,红古区华龙街道抢抓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组建成立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疫情防控政策宣传、重点人员排摸、居家健康监测对象监督管理、维护公共环境卫生、普及健康知识、建立日常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度等工作,将公共卫生宣传、发动、服务功能延伸到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筑牢公共卫生安全基层防线。
华龙街道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成立后,各村(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结合“无疫小区”创建工作,将公共卫生委员会委员以社区为单位分布到各个值守点位,坚持24小时值守,对外来人员及车辆做好消杀、登记、测温、验码,并成立巡逻小分队对外出人员耐心劝返,减少人员流动。同时,还会同社区专管员、协管员规范做好居家健康监测人员健康监测工作,做到解封、转运闭环交接。在严格落实“一人一策”、单人单间居住、核酸检测、相关症状报告等居家隔离要求的基础上,全力做好大规模核酸检测采样工作,进一步优化设置28个采样点,落实“一米线”、环境消杀、秩序管控等措施。此外,组织应急消杀小分队,定期对小区楼院进行消杀,借助小兰帮办微信精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做好群众安全“守门人”。
结合打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华龙街道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积极引导,全面开展了以“三不管”楼院、“乡村清洁行动”、“河洪道”为重点的“清洁家园、美化环境”整治行动和“我是党员我带头,垃圾分类我先行”主题实践活动,对重点区域进行病媒生物消杀,使辖区病媒生物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提高了居住环境质量。同时,还开展健康科普进单位活动,落实控烟工作要求,做好无烟机关和卫生单位创建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不断增强各村、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服务公共卫生建设的过程中解决群众难题,提升治理能力。”华龙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涛说,通过深入开展健康服务、应急处置、疾病预防、环境整治等能力提升行动,不断增强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推动更多优质公共卫生资源、提高基层治理能力水平,切实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潇旋 颜娜 特约记者 钟铭宝